- [品牌诊断]-麦斯威尔,最走心的浪漫撤
- [品牌诊断]-“天鹅可飞,孔雀难鸣”—
- [品牌战略]-也谈品牌战略架构
- [营销策划]-湖北“秘源玛卡酒项目”操
- [品牌战略]-品牌定位,你是要做自己?
- [品牌诊断]-浅析奇瑞路虎品牌架构设计
- [营销诊所]-我在营销上犯过的四大错误
- [营销策划]-华丽转身的“新希望”:互
- [营销策划]-营销策划中的策略定义
- [品牌攻略]-15年关于新品牌的六场“
- [市场纵横]-消费认知的“破与立”
- [营销策划]-营销中不同角度观察消费者
- [品牌攻略]-工业品企业为什么需要品牌
- [品牌攻略]-大品牌时代的10个“不要
- [营销策划]-别把营销策划玩成益智游戏
- [营销策划]-中国传统企业在大互联时代
- [品牌攻略]-让消费者参演你的品牌故事
- [营销策划]-当下营销乱象
- [营销策划]-工业品营销,你喊错人了!
- [品牌攻略]-做品牌千万别做小三
看报纸、听广播的人愈来愈少, 电视节目收视率也每况愈下。 你的消费者,根本没在看大众媒体广告。
在此同时,却愈来愈多人使用网络、手机, 使用时间还愈来愈长。 大众媒体广告效果式微, 8大新营销平台,却能精准命中你的核心客群。
全面揭露Nike、Amazon.com、麦当劳、MSN、Yahoo!, 抓住消费者渴望的新营销秘诀。
林靖哲,台北医学院牙医系五年级生,除了天天报到的教室,5坪大的生活空间,就是他最大的信息基地台。
早上,林靖哲在晨间新闻的播报中起床,刷牙清醒的同时,也唤醒桌上正处休眠状态的计算机,打开信箱、叫出MSN、连上网络新闻。一天的信息收发就此开始。
牙医系的课业相当繁忙,林靖哲自有管理时间的方法。他在房间里总是同时开启两台计算机屏幕,一边看电视、一边移动鼠标浏览网络,屏幕上的一角还显示着他个人网志资料上载状况。他手上一边赶着隔天要交的报告,耳朵挂着耳机听广播,同时还要拨出空档响应朋友从MSN上跳出来的呼唤。
如果有人用媒体曝光时数来计算林靖哲一天的时间,一定远超过24小时。林靖哲不是疯狂,「我希望在有效的时间内,抓住很多讯息。」
林靖哲的生活,就是典型的新人类生活,高度好奇,勇于尝新。每一个新媒体、新平台冒出头来,就是把他们的探索带得更远,为他们的渴望又再多开一扇窗。
只是,你抓得住他们的渴望吗?
大众营销式微,精准分众营销当道
这个问题,李奥贝纳整合营销部总监梁曙娟体会极深。梁曙娟的桌面,就像一张媒体新大陆地图,计算机上开着网站、实时通,再加上Skype,计算机旁放着手机与收音机,问题是,这所有的沟通管道都正在使用中。「过去消费者单向、且单一的接收讯息模式已经完全改变了,」梁曙娟心有戚戚焉的指出。
在多媒体并行的现在,广告、营销也跟着改朝换代。
「我们针对广大市场做营销,但不是做大众市场营销,」绕着地球建立快餐王国的麦当劳营销总监莱特(M. Lawrence Light),一语点破现在广告营销最大的转变。
5年前,麦当劳花三分之二预算,投入在电视30秒广告的大众营销。现在,麦当劳则把三分之二的预算,用在更为精准的分众管道上。包括:在西班牙式酒吧里,播放针对运动族群所拍摄的广告短片;在聚集高收入户的美容院中,提供特别印制的杂志;在雅虎网站上,瞄准妈妈族群做营销。
「媒体不断膨胀,企业的营销预算也就跟着不断扩张,」奥美集团子公司奥奇营销业务协理刘文砚指出,「为的就是要喂饱每一个可接触到消费者的管道。」只是预算总有上限,新旧媒体平台一起抢食广告大饼。
新的大赢家,显然就是网络。
愈来愈多人上网,网络广告成长惊人
美国互动广告协会IAB(Interactive Advertising Bureau)与PwC (Prince waterhouse Coopers)的最新研究显示, 2004年美国的网络广告量达96亿美元,年成长率33%,创下史无前例的新纪录。英国研究机构Opera在2004年11月的「2005年经济及媒体预测报告」也指出,2004年英国网络广告量达5亿5,000万英镑,比2003年成长了80%。在台湾,根据动脑杂志统计, 2004年台湾网络广告的成长率高达40%,远高于其它4大媒体10%~16%的成长率。
虽然目前网络广告的广告量与电视广告量仍有相当大的差距,但它快速窜升的速度,显示它具有其它媒体无法匹敌的力量。
最主要的力量,就是网络已经是现在汇聚大众注意力的新主流媒体。
根据研究机构eMarketer在美国做的媒体使用习惯调查,美国民众在网络上「花愈来愈多时间」的比例高达60.9%,居5大媒体之冠。相反地,电视则是「花愈少时间」里比例最高的媒体,有35.5%的美国民众愈来愈少看电视。在台湾, 尼尔森市场调查公司在2005年1~3月所做的媒体大调查显示,网络的到达率为50.3%,已经以些微胜差超越报纸,成为仅次于电视的第二大媒体。
「花太多钱在电视打广告愈来愈没有意义,因为以往的『沙发马铃薯』已经愈来愈少,」美国运通银行营销总监哈耶思(John Hayes)观察,「取而代之的是『网络冲浪者』。」哈耶思并表示,未来将逐步把营销费用转而投在网络。
企业把预算移向网络,不仅因为它汇集广大的人群。更重要的是,它可以将庞大人群分成小众,帮助企业找到更精准的标的。
「大众媒体好比大水管,有人过去就洒水,所以管子愈大、水愈多,就可以洒到愈多人,」国立政治大学广告系系主任赖建都比喻,网络世界里更像是一个个具有不同疗效的SPA水池,提供各种的管道,聚集具有不同需求的个人。
从网络数据,精准筛出你的消费者
大众消费产品龙头P&G宝侨家品,连续蝉联台湾最大广告主,在无线电视与杂志媒体的投入也分别排名第一、第二,不过近年宝侨的广告策略也有了转变。「目前市场上媒体实在太多样化,」宝侨家品企划部副总经理苏明瑞表示,「必须针对不同消费族群的不同媒体使用方式,去精准营销。」例如帮宝适尿布的促销,就开始移向网络平台内的妈妈频道。
而且,在网络上,网友多少都会留下资料,让平台可以根据数据,加上每台计算机网络联机的IP信息筛选,做更精准的「IP targeting」,以更少的花费,找到更正确的目标族群。海悦广告在去年针对台北「圆山窗外」的建案广告,就是这样的例子。
海悦广告选择Yahoo!奇摩做广告,一方面由Yahoo!奇摩注册会员的地址数据中筛选该会员的可能所在地,并比对中华电信的IP位置,透过锁定特殊IP或cookie,让广告只播放给25~54岁、居住在台北县市的网友。
经过精准筛选,整体广告花费只有过去的六分之一,但整波活动的平均点选率约为0.42%,比一般房地产网络广告点选率高出两倍以上。海悦也统计,「圆山窗外」广告播出期间,网友来电量每天约40通,并完全吻合当初预设的目标族群,让他们见识到网络广告的精准效果。
连消费性电子产品大厂Sony,也开始运用网络广告,而且还是使用精准度最高的搜寻广告。
搜寻广告是网络广告最大新兴市场
搜寻广告,是网络广告中窜起的新星。根据eMarketer的调查统计,美国付费搜寻广告在2004年网络广告支出达39亿美元,占整体网络广告市场的40%,成长率高达51%。
搜寻广告之所以快速成长,是因为搜寻本来就是网友上网的主要活动。根据资策会统计,上网「搜寻数据」已成为台湾网络使用者最常进行的网络活动,占49.2%,名列第一。而且,搜寻广告是消费者先提出需求,依照网友主动送出的关键词,搜寻引擎才将符合的广告讯息送到网友的搜寻结果中。网友先打开大门,对广告的接受度自然更大,企业也可以直接找到有需求的目标。
Sony为了将服务触角和品牌知名度扩大到3C卖场较少的中南部地区,同时对抗在线水货网站,在去年十月也开始使用搜寻广告。运用100个以上的关键词,成功让Sony网站造访人次大幅提升44%,每天成功交易的网站订单也成长27%。营销部专任副课长欧立伟指出,「等于提供另一项『Direct from Sony』的营销通路。」
但是,要利用这些新媒体、新平台,不是没有挑战。首要挑战,就是打破过去对广告的观念,相信对分众营销的力量。
「很多产品有很清楚的目标顾客,」Yahoo!奇摩台湾区营销总监陈琚安指出,许多广告主还是有迷思,总认为首页的效果最好,其实「若能正确选择与产品属性高度连结的分众频道,成效往往是两、三倍以上。」
资生堂国际柜针对一系列「新艳阳夏」防晒商品,与Yahoo!奇摩合作的网络营销活动,便是分众营销的成功案例。
资生堂选择跟防晒商品特性有高度相关的气象频道,买下紫外线预测广告版位,让整体活动的网页点选率为其它广告的3倍以上,活动首页总流量计6万8,000次。
两大实时通讯平台,两群人高黏着使用
除了搜寻,不断创新的网络平台上,还有其它人气不断加温的新工具,广告营销人不能不了解。
实时通讯就是其中之一。资策会在「2004年网络使用者行为」报告中统计,实时通讯成为我国网络使用者最常从事的网络活动第二名。而创市际市场研究顾问更指出,高达98.4%的网友,目前都有使用实时通讯软件,其中67.9%的网友只要上网就会开着实时通讯软件,平均一天使用实时通讯软件超过5小时的网友,也多达43.7%。
目前国内两大实时通讯软件分别为Yahoo! Messenger与微软MSN,各有不同的拥护使用族群。前者为年龄层集中在10~20岁的青少年学生族群,后者则多集中在20~35岁的大学生及上班族。因此,实时通某种程度好比入口网站的「频道」,但又同时拥有更高度的互动便利性,及透过族群内迅速散布的病毒式营销能力。在年轻族群高普及率的前提之下,是针对年轻族群、上班族的精准营销利器。
另一种有清楚群聚效应的网络新媒体,非部落格(Blog)莫属。根据创市际「ARO网络测量研究」统计,今年3月份台湾网志服务相关的网站频道造访,已达513万不重复人次,占全体网友的49.6%。美国企业尝试运用部落格,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增加讨论的例子已渐渐兴起,例如去年6月,Nike便推出名为「速度的艺术(Art of speed)」的部落格,邀请15位影像工作者在里头,发表他们对「速度」的诠释,也邀请具有影响力的部落格作者,参与讨论,在当时的媒体界与部落格圈里吹起一阵涟漪。
「部落格成为聚集鲜明属性消费者的平台,可直接进入消费者生活型态,」蕃薯藤知识长暨副总经理萧景灯表示,只是要精准针对Blogger的生活型态出发,运用部落格做营销,在台湾部落格氛围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,仍待观察努力。
手机广告,互动性强
在有线网络之外,无线网络结合手机的互动营销,成为另一种形式的网络广告。
根据国际电信联盟(ITU)发布的「2003年世界电信发展报告」,台湾行动电话普及率达106.15%,为全球第一。人手一机、甚至好几机的时代,开启了无线网络营销的新商机。利用手机和无线网络做广告,也成为精准营销方式的新宠儿之一。
「营销最难的,就是找到对自己产品有兴趣的人,」远传无线互动营销部协理俞锦国指出。然而,手机能够精准营销的关键,就在于电信业者本身庞大的手机用户数据库。除了一般的人口特性,包括消费者账单金额和通话型态,都可以成为营销时精细区隔消费者的方法之一。加上电信用户的数据都是经过确认身分证字号,数据纯净度极高,更增加营销精准性。
童装老品牌丽婴房,因为产品属性的关系,客群对象的年龄层极窄。为了精准触及0~12岁孩童的妈妈,同时面对新生儿出生率从每年35~36万人,严重下降到20~21万人的恶劣环境,就选择以手机一对一营销的方式,透过筛选,发送简讯给既有会员和潜在消费者,并举办来店满额抽奖活动,成功在童装竞争最激烈的农历新年冲高2成的业绩。
在这个愈来愈丰富的世界,我们都充满渴望。渴望更多、更好,渴望被正中心底的刚刚好。这就是新媒体的魅力,也是新营销的机会。